家長教育
為了讓家長掌握更多教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及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,本校一向定期舉辦主題式的家長聚會 —「博智家聚」;並藉此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繫及讓家長互相交流教導子女的心得。
由本學年開始,「博智家聚」將升級為「博智家長學堂」。學堂除保留以往的形式外,課程設計會更周詳,當中內容分為三大範疇:「學與教」、「兒童發展」及「教育和個人身心靈發展」,務使家長得到最均衡的學習。此外,為了鼓勵家長修讀學堂的課程,學堂將設修分制,全年學堂共有12課及2次全校家長講座。每修讀一課得1分,出席1次全校家長講座得2分,全年修讀滿12分或以上者,於學期末結業禮當天會頒發修業證書,以示鼓勵之外,亦是家長以身作則努力學習的好機會。
範疇 |
主題 |
內容 |
學與教 |
評與思 |
透過認識評估機制及目的,讓家長了解如何協助孩子面對評估。 |
個人身心靈發展 |
情緒面面觀 |
透過講座讓家長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及壓力來源,繼而協助孩子適當地管理個人情緒及壓力,培養個人及孩子建立健康的心靈。 |
學與教 |
閱悅越 |
讓家長認識如何通過閱讀課外書學習語文。 |
兒童發展及教育 |
不再迷「網」 家長園地 |
透過社工講解,讓家長了解及掌握學生網絡世界的特性: 同時辨識網絡資訊的謬誤,協助孩子避免墮入網絡危機的陷阱。 |
個人身心靈發展 |
種出愛情緣 |
培養栽種香草小盆栽的興趣,以慢活心情學習沖泡香草茶及烹調小吃,延續共建親子生活的愛情緣。 |
兒童發展及教育 |
親子心連心 |
家長/照顧者如何跟孩子建立正向的溝通? 透過講座,參加者可知己知彼,突破親子溝通的障礙,提升孩子成長的自信心和精神健康。 |
另於2019年11月2日(星期六)舉行了全校家長講座,主題: 從管教子女認識自己,講者: 王凱恩女士(香港夫婦懇談會董事 與 個人、婚姻及家庭治療師),形式: 講者講解及義工夫婦作親身分享,共有112名家長及老師出席。
博智家聚
為了讓家長掌握更多教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及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,本校定期於星期三舉辦主題式的家長聚會 ---「博智家聚」。藉以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繫及讓家長互相交流教導子女的心得。
18-19年度「博智家聚」上學期共舉辦了13次聚會。
家聚主題 |
內容 |
e學習,有方法 |
與家長分享有關本校的電子學習工具及方法,讓家長了解子女學習情況及如何輔助子女進行電子學習。 |
記憶攻略 |
分享影響記憶的因素及介紹有趣的記憶攻略。 |
情緒好管家 |
認識兒童成長期間面對的各種情緒及成因,以及分享如何幫助他們作個情緒好管家。 |
靜一靜,抖一抖 |
透過活動,讓家長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,繼而在忙碌中採取更良好的回應方法,發揮安靜中的力量。 |
抗逆同行 |
認識何謂抗逆力,分享家長如何協助子女培養抗逆能力,建立子女正面的價值觀。 |
吃出愛之味 |
介紹親子小吃製作方法,讓孩子吃得快樂,又健康。 |
家TEENS一點愛 |
讓家長認識青春期孩子的情緒需要及困擾,學習正向管教概念。 |
愛己達人:身心靈健康支援講座(上) |
讓家長學習關顧自己的情緒需要,透過認知及實踐,舒緩管教上的壓力,從而與孩子分享減壓方法。 |
愛己達人: 身心靈健康支援講座(下) |
讓家長學習關顧自己的情緒需要,透過認知及實踐,舒緩管教上的壓力,從而與孩子分享減壓方法。 |
小組討論技巧 |
讓家長學習如何協助子女在口試發揮所長。 |
如何提升學童學習視覺及處理常見的眼睛問題 |
講解學童的學習視覺功能,如何及時處理問題並提升整體學習視覺,亦會簡介護眼常識及使用電子產品須知。 |
拉一拉•鬆一鬆 |
介紹一些伸展及放鬆動作。讓家長可在家中進行伸展運動,幫助伸展筋肌,舒緩壓力,及提升個人日常精神效率。 |
「機不可失?」手機成癮怎麼辦? |
分享如何預防孩子面對手機成癮的方法,建立正確、健康的生活習慣。 |
17-18年度「博智家聚」全年共舉辦了19次聚會。
家聚主題 |
內容 |
點止家長聚會咁簡單? |
介紹「博智家聚」的特色 |
童畫童寫家長工作坊 |
介紹正確執筆姿勢及書法技巧 |
温習「默書」有何法? |
介紹一些温習默書的方法 |
「知己知彼」(一) |
介紹本校的英文及常識科課程及家長可如何協助子女温習的方法 |
「知己知彼」(二) |
介紹本校的中文及數學科課程及家長可如何協助子女温習的方法 |
簡介Google Classroom |
介紹Google Classroom的使用方法,及如何促進孩子學習。 |
簡介中文分層教學 |
介紹中文分層教學如何協助學生建立穩固的中文基礎。 |
管教從「家」開始 |
分享家長如何從自身、家庭出發,培育一個正面的家庭環境,有效管 教子女。 |
歷奇ABC |
介紹歷奇ABC,並讓家長親身體險歷奇活動。 |
代代「傷」傳 |
主要講述家長自身的經驗/情緒等如何影響小朋友的成長,如何處理自己的感受和經歷。 |
與孩子同行-認識兒童的焦慮問題 |
及早識別兒童的焦慮情緒,協助兒 童處理壓力。 |
腦基礎教學體驗工作坊 |
從體驗腦基礎教學中去認識腦基礎 |
靜觀•體驗工作坊 |
介紹何謂「靜觀」及初步體驗一些修習「靜觀」的方法 |
為甚麼要學STEM? |
家長親身體驗一月份STEM DAY的活動,以了解STEM對子女成長的重要 |
見焦拆焦 |
家長如何處理焦慮? 踢走負能量,建立正向思維 |
小組討論技巧 |
家長如何協助子女在口試發揮所長 |
繪本•生命工作坊 |
我們如何透過繪本和子女談生命 |
「機不可失? 」手機成癮與上網學習 |
分享如何善用多媒體的學習態度,預防孩子面對手機成癮的方法,建立正確、健康的上網學習習慣 |
孩子成長心理知多少? |
分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心理需要,如何有效與孩子作良好溝通 |